盧浮宮搶劫案震驚全球,其中也包括好萊塢——畢竟這是“盜匪片”最熱衷的情節。據《綜藝》報道,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趁熱制作了一部紀錄片《失竊:盧浮宮被盜的皇冠珠寶》于當地時間10月26日晚播出,紀錄片回溯了案件過程,采訪了調查人員、專家以及盧浮宮內部人員,談安保是如何被忽視的,“見證全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館變成了犯罪現場”。而作為一起發生在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案件,盧浮宮失竊案中出現不少觀眾熟悉的影視元素,也再度引發媒體與觀眾對此類影視題材作品的追憶與思考。法國《Les Inrockuptibles》雜志調侃:“盧浮宮珠寶失竊案難道不是2025年最好的‘電影’之一嗎?”
“神偷之手”伸向藝術品
此次盧浮宮搶劫案,犯罪全過程僅7分鐘(真正在博物館內只有4分鐘),精心挑選的夜間報警系統關閉、博物館剛開門的時間點、身著“黃背心”冒充施工工人的竊賊,以及事先備好的升降機、切割工具、摩托車……都讓人聯想起電影中的情節。“我們都知道盧浮宮是什么地方。”知名電影博主保羅·凱奧拉感慨,“電影和流行文化早已將盜匪團伙‘浪漫化’了。觀眾總是喜歡羅伯特·雷德福等明星飾演的‘羅賓漢式’角色,看他們如何對抗壞人或不露面的神秘機構。”
在好萊塢作品中,有太多這類盜竊藝術品的“神偷”“雅賊”,例如皮爾斯·布魯斯南在《天羅地網》中飾演的億萬富翁,為了那些金錢買不到的藝術品,把手伸向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里的莫奈真跡。而在布拉德·皮特、朱莉婭·羅伯茨等大牌云集的《十二羅漢》中,神偷們在前作《十一羅漢》“干翻”賭場后,接下來的目標就成了歐洲珍寶;其衍生片《瞞天過海:美人計》中,女神偷們看中了大明星身上價值1.5億美元的鉆石項鏈。到了肖恩·康納利和凱瑟琳·澤塔-瓊斯的《偷天陷阱》,康納利的風度翩翩和瓊斯的曼妙身姿更令觀眾難忘。而在馬龍·白蘭度、羅伯特·德尼羅和愛德華·諾頓這三位演技派合作的《大買賣》中,“大盜們”從海關堅不可摧的保險箱中偷出國王權杖。還有奧黛麗·赫本和彼得·奧圖爾1966年合作的經典盜匪片《偷龍轉鳳》,不僅在盧浮宮外部取景拍攝,關鍵道具還是一件真假難辨的“維納斯”雕像。
不只在好萊塢受歡迎
《印度時報》稱,“數十年來,好萊塢不斷打磨盜匪片的劇情:不可能的計劃、狀況頻出的成員、微妙的時機、案發后展開的‘貓鼠游戲’……當偵探們搜尋線索、滿城追捕神偷時,其實在某些電影膠片中,盧浮宮失竊案的‘腳本’早就存在了。”
不只是好萊塢擅長拍攝盜匪題材,這種商業類型片也頗受其他國家電影人青睞。吳宇森執導,周潤發、張國榮和鐘楚紅主演的《縱橫四海》就是華語片中的代表,片中人物的目標是法國博物館和古堡里的名畫。
而坐擁盧浮宮、奧賽等眾多博物館的法國人更不會放過如此熟門熟路的題材。《紐約時報》24日稱,盧浮宮搶劫案讓人聯想到法國新浪潮導演讓-呂克·戈達爾的代表作《法外之徒》,這部1964年上映的電影中,三名年輕劫匪在盧浮宮中狂奔。還有人將其與網飛2021年推出的法國劇集《亞森·羅賓》對比,該劇中的主角正是從盧浮宮中偷走了一條珍貴項鏈。
法國拍《蒙娜麗莎》被偷
1966年法意合拍的電影《蒙娜麗莎失竊》,演繹了盧浮宮最著名的藏品是如何被偷走且流失的。這部荒誕喜劇片改編自1911年一名意大利工人盜竊《蒙娜麗莎》的真實事件,影片講述一名癡迷藝術品的男子迷上了達·芬奇的這幅傳世名畫,并將其偷走。在一家酒店里,一個長相酷似《蒙娜麗莎》畫中人物的年輕女子讓男主角神魂顛倒,也打亂了他的逃亡計劃。最終,男主角綁架了這名女子,并歸還了《蒙娜麗莎》真跡。
在2017年的法國電影《盧浮宮謎案》中,失竊的也是歐仁妮皇后珠寶,與盧浮宮搶劫案頗為巧合;去年法國還翻拍了經典日漫《貓眼三姐妹》,女飛賊們的目標也是以盧浮宮為代表的法國各大博物館。
當然,作為虛構作品的盜匪片,往往會給出合情合理的動機、結果,要么是失竊物來路不正,盜賊是為了懲罰惡人和復仇;要么是“盜亦有道”,珍寶最后被捐出或還了回去。但現實并不會這么“浪漫”——盧浮宮搶劫案發生一周后,法國警方拘捕了兩名涉嫌參與劫案的人員,等待他們的終歸是審判和監牢。
責任編輯:蔡曉慧盧浮宮,法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