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常常感覺很干、眼睛會紅、要滴眼藥水……”近日,TVB前花旦李施嬅在綜藝《再見愛人》新一季中再度提及因患甲狀腺眼病,做了四次手術但仍有不適癥狀,引發網友關注。
為何甲狀腺會和眼睛“同病相憐”?出現哪些癥狀時需要警惕甲狀腺眼病?11月12日,極目新聞記者采訪了武漢眼科專家。
眼干眼紅別大意,可能是甲狀腺相關眼病信號
湖北愛爾眼科醫院眼瞼眼眶病/眼整形美容專科副主任醫師趙敏介紹,甲狀腺相關眼病是一類由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的慢性、多系統損害的炎癥性眼病。流行病學數據顯示,女性患甲狀腺相關眼病的幾率比男性高,其中40~60歲患病率最高。由于眼眶與甲狀腺有一定的相關性,所以當甲狀腺出現問題時,會同時誘發眼眶內的自身免疫反應,使眼眶也受到自身抗體的攻擊,造成各種眼部問題,嚴重損害患者視功能和外觀,如生活中常見的突眼,就是一種典型的甲狀腺相關眼病。
“甲亢、甲減等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引發眼部癥狀,核心原因是針對甲狀腺的自身免疫反應‘誤傷’了眼周及眼眶組織,引發了眼部的炎癥反應。”趙敏指出,其中,甲亢誘發的甲狀腺相關眼病最常見——患者常出現眼球突出、眼瞼退縮(眼睛“瞪得大”)、眼瞼遲落(閉眼時眼瞼滯后)、看東西重影(復視),還可能伴隨眼干、畏光、流淚等;而甲減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,身體代謝變慢,水分和黏液會在皮下堆積,眼皮皮膚較薄,就容易出現腫脹,有時還會伴隨面部、四肢水腫。
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的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,眼紅、眼干、眼瞼紅腫等癥狀,常被誤判為結膜炎、干眼癥,耽誤診治。趙敏建議,出現眼部不適,最好先到眼科就診。醫生通過眼科檢查評估眼部的炎癥反應情況,結合眼部CT等明確眼眶內情況后,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檢查甲狀腺功能。
甲狀腺眼病必須多次手術?醫生:治療方案因人而異
李施嬅在采訪中透露,因甲狀腺眼病進行了四次手術,針對一些網友“是否必須多次手術”的疑問,趙敏指出,由于甲狀腺相關眼病是一類自身免疫性疾病,因此治療也是相當復雜的,必須到醫院的眼病專科進行治療。先要對疾病進行確診,確診以后要分為不同級別,治療方案也是不一樣的。輕度患者并不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或者激素治療,可以觀察為主;中重度的患者在疾病活動期時需要積極的免疫抑制治療,包括糖皮質激素的靜脈沖擊,眼眶局部的放療以及免疫抑制劑的治療,緩解時可以隨訪觀察,但加重時為挽救視力只能手術治療,不同治療方式的選擇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;極重度的患者視力已經受到影響,包括角膜病變、角膜穿孔、壓迫性視神經病變等,必須把幾種方法結合在一起治療。
趙敏介紹,甲狀腺眼病手術通常是分步驟、按順序進行,包括眶減壓術、眼肌手術、眼瞼手術等。據了解,其中眼眶減壓是最核心的手術。通過去除部分眼眶骨壁或脂肪,為腫脹的組織“騰出空間”,讓眼球縮回去。之后才是解決復視、斜視等問題。而眼瞼手術則重在精細調整瞼緣的位置和形態,讓瞼裂恢復正常。因而李施嬅的四次手術,很可能也與該治療手段的階梯式治療方案有關。
趙敏提醒,若出現眼球突出、眼瞼腫脹、復視、視力下降等癥狀,尤其是伴有甲狀腺功能異常時,應立即就醫。早期診斷和治療是保護視力的關鍵,避免病情延誤導致不可逆損傷。同時,對于甲狀腺眼病患者而言,需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,遵醫囑規范治療,避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甚至停藥。已經出現癥狀的患者可使用人工淚液緩解眼干,日常生活中更要避免長時間用眼,注意眼部衛生,勿揉眼。眼瞼閉合不全者需加強角膜保護。
責任編輯:高瑋怡甲狀腺,眼病,李施嬅
聲明:版權作品,未經《環球人物》書面授權,嚴禁轉載,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。
我要糾錯